FDP,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,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,如同一位默默记录血栓溶解过程的“见证者”。当我们的身体开始溶解血栓,以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时,FDP的水平就会相应升高,成为这一过程的有力证据。
生理因素:
妊娠:孕期女性FDP水平可能升高,这与孕期高凝状态及可能的生理性血栓溶解有关。
年龄:随着年龄增长,人体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功能可能发生变化,但FDP水平的变化不如D-二聚体显著。
病理因素:
炎症性疾病: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,炎症反应可能激活凝血与纤溶系统,导致FDP水平升高。
肿瘤:恶性肿瘤患者FDP水平升高可能与肿瘤细胞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有关。
FDP,这位血栓溶解的“见证者”,在我们的身体中默默记录着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。虽然它不能像D-二聚体那样直接指示血栓的形成,但它在血栓溶解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。对于医生来说,FDP的检测是评估溶栓治疗效果、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。因此,在关注FDP水平的同时,我们更应重视整体的医疗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以维护我们的血管健康。
全自动凝血分析仪
PCM-6000
1.设备整合与空间优化:
小巧轻盈:PCM6000的小巧尺寸(493mm462mm470mm)使其易于在实验室或临床环境中布局,尤其适合空间有限的医疗机构或科室。将其信息接入信息系统,能够实现设备状态监控、远程操作调度,进一步优化实验室空间利用,提高设备使用效率。
2.自动化流程对接:
操作便捷:PCM6000采用微流控技术实现流程全自动化,全血上机、机内离心等功能可无缝对接信息系统,使得样本采集、检测执行、结果传输等环节实现无纸化、信息化管理。系统可根据预设规则自动调度检测任务,减少人工干预,降低错误率,提高检测流程的整体效率。
3.检测项目齐全:
PCM6000提供的检测项目如PT、APTT、TT、纤维蛋白原、D-二聚体、FDP、凝血因子活性、抗凝血酶、蛋白C、蛋白S、狼疮抗凝物质、血小板聚集实验(多种诱导剂)及抗Xa活性(不同类型肝素)等,能够满足VTE风险评估、抗凝药物监测等多种需求。信息系统可将这些检测数据自动整合到VTE风险计算模型中,生成个性化的风险评分,触发相应的预防措施建议或预警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