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届“中国VTE质控大会”于3月29日在北京举行,由多个权威机构联合主办,旨在推动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防治能力建设与质控工作。大会汇聚了众多国内顶尖医学专家与学者,线上线下共吸引了超过2.7万人次参与。
领导致辞与专家报告
1. 王辰院士(中国工程院副院长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)强调医学领域的协作精神,指出VTE防治应倡导多学科协作,制定系列防治指南。他阐述了现代医学转型趋势,即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,涵盖生理、心理、人际、环境四个维度的健康观。王辰院士提倡关注复合病、共病的防治,以及从个体到群体、从当下到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转变,以实现最大化的健康效益。他强调VTE质控应与专病管理相结合,关注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。
2. 宋树立书记(中日友好医院)指出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对VTE防治的影响,并呼吁国家层面完善制度,强化四级联动,加强省区统筹管理,确保质控工作全面覆盖。他还强调医院内部应加强多学科合作、组织培训,利用人工智能提升VTE质控水平。
3. 高嗣法副处长(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)肯定了全国VTE项目与质控工作的成果,鼓励继续落实相关标准,推动同质化建设,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质控。
4. 翟振国教授(中日友好医院)回顾了近年来我国VTE防治进展,指出风险评估率、预防率提升,住院病死率下降,但仍面临严峻挑战。他介绍了2023年工作进展与2024年工作计划,包括制定质控实施路径、搭建信息平台、发布质量分析报告等,并表示项目工作已获得国际认可。
多学科交融助力VTE质控落地实施
“多学科交融助力VTE质控落地实施”主题研讨中,瞿介明教授(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)和胡豫教授(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)分别就VTE整体质控管理、新增ETC管理模式预防、静脉血栓遗传规律应用,以及区域VTE质控探索、多学科协作机制、分子诊断推广等议题展开演讲。
质控与信息化助力VTE防治能力提升
“质控与信息化助力VTE防治能力提升”主题研讨中,翟振国教授解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度医疗质量安全目标,强调其与VTE防治工作的紧密联系;孙德俊教授(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)分享了院内VTE质控的实践与思考,倡导理念融入、规范培训、流程优化;应可净教授(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)介绍了梅奥医学中心质控管理模式在VTE防治中的应用,提倡VTE管理的全面性、全程性、全员性和信息化。
首届中国VTE质控大会的召开,有力促进了各区域联盟间的交流,为进一步推进我国VTE质控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,为全国临床医生、护士和医院管理者呈现质控管理、VTE质控管理与多学科协作等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。
凝血检测指标纳入VTE防治信息系统
1.集成化风险管理:
将凝血检测指标整合到信息系统中,可以实现患者凝血状态数据的实时录入、存储和查询,便于临床医生全面、动态地掌握患者的血栓风险。信息系统能够自动关联临床病史、体征、实验室检查等多维度数据,支持综合评估VTE风险,辅助医生做出精准的预防决策。
2.标准化流程促进:
纳入信息系统后,凝血检测的申请、执行、结果反馈等流程得以标准化和自动化,有助于确保所有高风险患者按照指南推荐进行常规检测。系统可以设置提醒功能,提示医生在特定时间节点(如入院时、手术前后、病情变化时)进行必要的凝血指标检测,减少遗漏和延误。
3.动态监测与预警:
信息系统能够实时追踪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,对于异常结果或趋势变化,可以触发预警机制,提醒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例如,抗凝药物使用过程中,如果凝血参数超出安全范围,系统可自动发出警报,防止过度抗凝导致出血风险增加,或者抗凝不足导致血栓形成。
4.药物剂量调整依据:
对于使用抗凝药物预防VTE的患者,凝血检测指标(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、抗Xa活性等)是调整药物剂量的重要参考。信息系统可以将检测结果与药物剂量算法集成,提供智能化的剂量建议,帮助医生实现个体化给药,确保抗凝效果的同时避免出血并发症。
5.质量控制与绩效考核:
信息系统可以统计分析凝血检测的执行率、异常率、干预效果等关键指标,为VTE防治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。医院管理部门可以据此评估科室或医护人员在VTE预防工作中的表现,推动持续质量改进。同时,这些数据也有助于科研人员研究VTE防治策略的效果,为优化临床实践提供证据。
6.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:
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,部分信息系统具备患者端接口,患者通过移动应用或电子病历查阅自己的凝血检测结果,有助于增强其对自身VTE风险的认知,积极配合预防措施,如按时服用抗凝药物、进行物理预防等。
7.数据共享与跨机构协作:
整合在信息系统内的凝血检测数据可以实现跨科室、跨医疗机构的共享,有利于多学科团队协作进行VTE预防和管理,尤其是在转诊、出院随访等环节,确保预防措施的连续性。此外,大规模的数据库也有助于科研机构进行VTE防治的大数据分析和研究。
全自动凝血分析仪
PCM-6000
1.设备整合与空间优化:
小巧轻盈:PCM6000的小巧尺寸(493mm462mm470mm)使其易于在实验室或临床环境中布局,尤其适合空间有限的医疗机构或科室。将其信息接入信息系统,能够实现设备状态监控、远程操作调度,进一步优化实验室空间利用,提高设备使用效率。
2.自动化流程对接:
操作便捷:PCM6000采用微流控技术实现流程全自动化,全血上机、机内离心等功能可无缝对接信息系统,使得样本采集、检测执行、结果传输等环节实现无纸化、信息化管理。系统可根据预设规则自动调度检测任务,减少人工干预,降低错误率,提高检测流程的整体效率。
3.检测数据实时上传:
项目齐全:PCM6000能够承担多项凝血检测项目,涵盖VTE风险评估与诊疗所需的关键指标。将这些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信息系统,确保临床医生能够及时获取全面的凝血状态信息,加速VTE风险评估与预防决策过程。
4.智能化风险评估与预警:
检测项目丰富:PCM6000提供的检测项目如PT、APTT、TT、纤维蛋白原、D-二聚体、FDP、凝血因子活性、抗凝血酶、蛋白C、蛋白S、狼疮抗凝物质、血小板聚集实验(多种诱导剂)及抗Xa活性(不同类型肝素)等,能够满足VTE风险评估、抗凝药物监测等多种需求。信息系统可将这些检测数据自动整合到VTE风险计算模型中,生成个性化的风险评分,触发相应的预防措施建议或预警信号。
5.标准化预防方案推荐:
检测项目与指南同步:PCM6000提供的检测项目与国内外VTE防治指南推荐的一致,将其检测结果纳入信息系统,有助于确保预防方案的标准化。系统可根据检测结果自动匹配指南推荐的预防策略,如选择适当的抗凝药物、确定初始剂量、设定监测频率等,支持临床医生遵循最佳实践。
6.质量控制与性能监测:
设备性能数据集成:信息系统可以收集PCM6000的运行数据,包括设备使用频率、故障率、维护记录等,用于设备性能评估与维护提醒。同时,系统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内部质量控制(IQC)和外部质量评价(EQA),监控检测系统的稳定性与准确性,确保检测数据的质量。
7.数据集成与科研支持:
大数据分析潜力:将PCM6000的检测数据整合到信息系统中,形成大规模的凝血检测数据库,为VTE防治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。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,可以揭示VTE风险因素、预防效果、药物反应等方面的规律,支持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实践,推动VTE防治策略的持续优化。